武江法院四项措施主动破解执行难
2016年3月13日,周强院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时庄严承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这是人民法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内在表现,也是人民法院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目标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应有之义。截至2018年6月25日,韶关市武江区人民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795件,其中新收1531件,同比增长55.72%;结案848件,未结947件,结案率47.24%;执行到位标的6336.25万元,对此,该院整体布局、重点突破、多措并举、标本兼治,细化措施主动破解执行难。
明确责任归口。印发《武江法院“决胜2018”基本解决执行难实施方案》及配套工作方案,成立了“决胜2018”基本解决执行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挥执行工作,并设立办案、协调、综合、档案、后勤保障、迎检、督查7个工作小组,共有工作人员42人;并细化重点工作,明确责任小组,规定完成时限。
加强人员装备配备。在保障其他部门、庭室工作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抽调了6名精干力量充实到执行局,目前,执行队伍人数已占全院干警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在编干警14人,合同制司法辅助人员10人,执行工作力量得到了显著的加强。在执行装备方面,为每名执行干警配备了单兵执法仪和网络执行查控终端,提高执行查控效率。同时,按照“编队管理、派驻使用”原则,安排法警参与执行行动,加强执行警务保障。另外,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将执行案件文书邮寄送达、档案打码装订等事务性工作外包给5名劳务派遣工作人员。
统筹指挥执行。今年5月,按照市中院统一要求,以“六个一”(一个机构、一个团队、一个执行指挥室、一套执行应急调度指挥软件、一个执行指挥管理平台、一个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管理办法)为标准,坚持统一规划、集约建设,于5月底前建成了本院执行指挥中心,实现了执行值守、可视化指挥、移动执行、内网服务支撑等功能,为提升执行工作能力提供信息化保障。
坚持内外发力。一方面强化内部管理,将“决胜2018”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分解为推进有财产案件执行、清理整改终本案件、提升执行案件质效等八个方面,并对照第三方评估体系指标,重点查找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逐个解决。另一方面坚持外部联动,依靠区委领导和市中院指导,加强向区委、区委政法委及市中院的请示汇报,重点解决当前执行联动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跨系统、跨部门的综合性、疑难性问题。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