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党校联动助推依法行政 49名党外中青年干部观摩庭审
2019年7月23日9时整,随着审判长敲响法槌,一城管行政赔偿案件庭审正式开始,中共韶关市委党校组织了49名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到韶关市武江区人民法院旁听该案审理。
2013年6月,黄志与张益(均为化名)签订《土地租赁合同》,合同约定黄志租用张益位于韶关市十里亭的一石场,合同期限为2013年7月至2039年6月。在租赁期间,韶关市某区人民政府对该石场进行征收并给予黄志补偿金,黄志收到款项后却认为金额偏低,一直拒绝搬迁。2016年8月,某区城管局组织力量强制拆除在石场上搭建的房屋,黄志不服并提起诉讼,该案经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后,于2017年12月底判决确认某区城管局强拆行为程序违法。黄志现起诉至武江法院,要求某区城管局赔偿违法强拆房屋而造成的财产损失共计87万元。
庭审过程中,在审判长主持下,合议庭逐项进行举证质证、法庭调查等庭审程序,并组织双方当事人就本案的争议焦点“被告某区城管局的强拆行为已被法院生效文书认定其程序违法,原告黄志的赔偿请求是否可以得到支持”进行了法庭辩论。
当天下午,武江法院行政庭庭长陈伟清带队前往党校,与学员们座谈交流。会上,学员们对案情进行了热烈讨论,强制拆除“两违”建筑是否会有法律风险?程序违法是否会导致行政赔偿?黄志提出的87万元赔偿金是否合理?学员们就上述问题迫不及待向法官提问,并结合庭审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主审法官一一解答学员们的疑问,并就行政行为中该如何强化证据意识、如何坚持实体和程序并重等热点问题与学员进行讨论。
武江法院表示,自今年4月与市委党校共建依法行政教育基地以来,双方合作建立了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下一步将加大法治教育培训的力度和深度。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将让更多领导干部亲历庭审程序,与法官深入交流,对增强法治意识、养成法治思维、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更具重要意义。
-
上一篇
-
下一篇